点击进入商城,客服微信:pnc366
左起裴高才与董宏猷于厦门海滨
吃罢早饭,我们乘车前往厦门码头。
在办理完出境手续后,我们便登上了喷射船。船刚启动时,就像摇篮一样摇晃着,宏猷兄顿时诗兴大发,脱口而出:“没想到,我们摇哇摇,摇向金门岛……”
金门公用电话亭
接待我们的导游人称“香梨”,她和司机非常热情,我们上旅游车时,司机帮我们搬行李,她为我们发台湾旅游地图、矿泉水。这在厦门是享受不到的。“香梨”说,金门与厦门面积相当,常驻人口5万,海外的门人达50万之众,是名副其实的侨乡。如今在南洋各地的金门同乡会多达50余个。我们在金门岛参观的第一站金水国民小学,就是一部华侨史的缩影。
裴高才在金水国民小学
金水小学由印尼华侨募建于1927年,其建筑格局呈回字形,1986年因生源不足停办,如今已成为金门“出洋客的故事”(华侨史)博物馆了,展馆形象地勾勒了金门的侨乡文化。馆内以一间教室为一个主题,“寻找出路”介绍金门华侨“过番”的时代背景,“金侨的海外生活”展示金门华侨在海外的生活情景,“侨汇的通路和发展”则透过蜡像再现昔日兼营侨汇老店铺的场景,“侨乡妇女”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凄美的爱情故事……
金水国小牌楼上的天使、梅花、鲍鱼、凤凰等浮雕
金门至少有130栋侨资兴建的洋楼,水头村数量最多,有“有水头富,没水头厝”之说。我们来到与金水国小毗邻的“得月楼”,楼高11.26米,曾是金门岛最高建筑,由印尼华侨黄辉煌建于1931年,负责施工的是福建南安籍工匠陈南安,当时海盗土匪猖獗,所以“得月楼”三楼以上的四面墙壁都设有圆形枪孔,并配有枪械,以防不测。
这些建筑,中西合璧,综合了南洋殖民样式和闽南传统民居形式,有鲜明的侨乡特色。水头村黄延宙碉楼、成功村陈景兰洋楼、古岗村董允耀洋楼等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金门华侨一页页的奋斗史……
右起裴高才与诗人、评论家王新民在金门码头
金门原名浯洲.又名山洲,为“海上仙洲”,“桃源胜景”。后改金门乃源自“固若金汤,雄镇海门”。而在我们对金门的记忆,更多的是“八二三”炮战。自从国民党败退台湾后,金门就成为台湾“反攻大陆”的桥头堡,金门居民基本上是全民皆兵,10万“阿兵哥”居住在5万居民之中,155个村的副村长由军方选派,负责居民军训与监管。
当年驻军旧址
记得亲临此役的金门陆军上校杨云清曾对笔者说,1958年8月23日下午,随着一串串红色信号弹升空,3万发炮弹从福建前线的不同方向,呼啸着飞向金门国民党军阵地,岛内守军将领正在举行欢迎酒会,还没来得及反应,整个金门便已淹没在烈火硝烟之中。结果导致正在金门视察的台“国防部长”俞大维差点丧命,参谋长与驻守金门的空军副司令当场击毙。杨因此连夜乘渔船经澎湖逃到台湾。
盘山战斗坑道旧址
我们此次赴金门,不仅目睹了当年的炮弹,而且知道聪明的金门人还变废为宝,他们利用旧炮弹壳制造出的钢刀,成为当今金门四大名牌之一。还前往翟山坑道探幽——
翟山坑道位于金门古岗东南方,紧邻海岸的小艇坑道是八二三炮战之后,于1961年开挖的,主要供登陆小艇泛水回转运补使用。工事可分坑道及水道两部分,坑道全长约101米,宽6米,高3.5米;水道A字型,总长约357米,宽11.5米,高8米,可容纳小艇42艘。据说当年固守坑道的士兵,每天需将棉被拿到外头去晒太阳,将水拧干,要不然晚上就要湿冷一整夜。坑道内凉风习习,坑道外滚滚热浪,伴随着阵阵海浪,依旧澎湃。只是少了当年操兵推演,徒留冰冷坑道见证历史。
金门风狮爷文物坊
我们在金门各村落沿途所见,人立式石狮像——“风狮爷”林立。原来“风狮爷”的由来,与闽台民间传说中的“风神”“瓦将军”和“辟邪狮子”有关。我们在金城镇金门城村《古地城隍庙扩建前言》中看到最早的“风狮爷”始建于明代的1387年。正是这一年,江夏侯周德兴入闽,在沿海推行卫所建制,隶属于永宁卫的金门千户所即建于斯。由此可见泉州、金门文化渊源之一斑。与此同时,这里的家族祠堂庙宇保存完好,而且历代皇帝赐封进士牌匾至今仍悬挂在各族家庙,还有家祭、民居等闽南民俗民风,世代相承。
邱良功母节考坊
接着,我们登上莒光楼,参观了蒋经国纪念馆,末了,我们还品尝了浯记一条根饮料和金门贡糖,晚餐还畅饮了金门高粱酒。随后,大家下榻于郊外的假日酒店,酒店整洁卫生,只是设备简陋,至今使用的是大陆1990年代用过的窗式空调。
展馆里蒋经国亲历战地金门旧照片
一天参观下来,我们的感觉是,金门与闽南等地相依深厚,史缘久、地缘近、血缘亲、文缘深、语缘通、神缘合、俗缘同、商缘广。时下,昔日的“战地黄花”已经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田。
金门乡间石桥
当天夜里,台北市湖北同乡会秘书乐和先生给笔者来电说:“高才兄,《无陂不成镇》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已是万事具备,只欠东风啊!”我则告诉他,《无陂不成镇》三部曲编审王士毅教授,从台北《湖北文献》上,看到了60年未蒙面的族弟、海军退役少将王美健的消息后,欣然挥毫赋诗一首,让笔者带到台湾致谢。诗云:
台湾退役将军王美健(左)展示黄陂族兄王士毅教授贺诗给汪大华社长
屈子离骚毓楚才,英髦辈出寓澎台。
倾情文献怀桑梓,翘企乡耆归去来。
次日,我们来到简易的金门尚义机场。机场既没有气派豪华的候机大厅,也没有登机舷梯,更没有大型飞机,只是由一位小姐引领我们在机场跑道上步行,登上一架支线小飞机。
陈列馆里的蒋介石签发的任命状
飞机起飞后,在窗口俯瞰金门全岛时,我忽然想到了当年老蒋偕陈诚乘机俯瞰金门的对话:“金门像什么?”“金门像个大哑铃,犹在厦门湾的大嘴巴里。”老蒋叹息:“金门是根刺!”当时金门并未驻军,蒋介石决定固守金门时,据说蒋经国推荐了汤恩伯为司令,“金门”加上“汤氏”意即“固若金汤”。
金门飞机陈列馆
点击进入商城,客服微信:pnc366
印度伟哥货源,订购微信:pnc366 忽略